绿雕被誉为世界园林艺术的奇葩,是有生命的植物雕塑。其起源与发展历程如下:

起源:绿雕早可追溯至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。当时,在大面积平地上利用灌木栽植镶嵌,组合成各种纹样图案,如同铺在地上的地毯,形成了 “绣毯式” 的植坛。同时,他们还将树木修剪成几何图形,并用植物建造迷宫、门廊等,由此形成了起初的绿雕形式。由于气候热,人们多选用绿色植物做植坛,利用其浓淡变化营造层次感和凉爽感,此时的 “绿色” 更多是基于色彩考虑。
国外发展:17世纪,古典园林吸取了台地园的造园模式,开始使用鲜花作图案,使色彩更丰富,出现了模纹花坛,绿雕的材料也从单一的绿色灌木发展到彩色花灌木。19世纪中叶,从海外大量引进树木和花卉新品种并加以驯化,观赏植物研究成为专门学科,为当代立体花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2000年,立体花坛委员会发起大赛,确立了花卉立体造型在城市环境中的生态雕塑地位。如今,在发达国家,绿雕已较为普遍,从街头到公园绿地、城市广场,随处可见,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。
国内发展:绿雕制作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。当时受古罗马模纹绿雕影响,图案以模纹为主,造型简单,骨架结构简陋,植物种类和色彩单一。1990年北京亚运会大规模采用五色草立体造型装饰比赛场馆,是五色草绿雕工艺的鼎盛时期。改革开放后,绿雕造型逐渐丰富,从简单的花篮式样发展到双檐亭、宝塔、龙、凤等复杂形象,骨架结构也从砖砌结构发展到钢木结构。90年代中期以后,随着园艺交流增多,人们对绿雕色彩要求更高。2008后,绿雕行业发展迅速,在60周年大庆、杭州G20峰会等大型活动中,绿雕作品展现出了专业的设计水准和成熟的施工工艺。如今,绿雕在城市公园、广场等公共空间广泛应用,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未来,绿雕将更加注重生态和可持续发展,智能化和高科技也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,同时还会呈现出和本土化相结合的趋势。
欢迎各位新老朋友前来电话咨询哦!我们期待与您合作。